本区域包含无障碍工具条打开按钮,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殡葬文化 > 2020年第4期
推行绿色殡葬的文化之思
2020/09/28 02:06:00


文 / 刘严宁


一、从红军老战士曾志归葬井冈山说起

1998年6月21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组部原副部长曾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走完了她87年富有传奇色彩的生命历程。大家在深情缅怀这位革命先烈的同时,也为她的遗嘱所彰显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和一生为民的情怀所震撼:

我曾在写给中央的一份倡议信上签了名,即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还不要在家设灵堂。我死了,除陶斯亮和在北京的家里人,在京外的,如志修、曼华、春华,井冈山的来发、金龙,宜章的昭德,贵州的钟莲,大连的昭仁,以及祁阳的党政组织,和北京的其他任何战友都不要通知。把我的遗体先交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无用的火化,火化时,除了斯亮少数几个人办理,还请中组部老干局帮助料理,但千万不要声张,不让其他人知道。我想这样做,才真正做到了节约不铺张。人死了,本人什么也不知道,战友亲属们来悼念,对后人安慰也不大,倒是增加一些悲哀和忙碌,让我死后做一名彻底丧事改革者!

我的骨灰一部分埋在八宝山一棵树下当肥料,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还留一点,放在家里的骨灰盒里,埋在白云山有手印的那块大石头下。埋下去,静悄悄的,绝不要搞什么仪式,由陶斯亮把骨灰送井冈山,事先不要告诉来发和井冈山的党组织。死后三个月,由陶斯亮发一个讣告,并在报上登个消息,不要写简历、生平。我唯一要求的,是费了多年心血写成的回忆录,请女儿陶斯亮趁身体健康,脑子够用的时候,抓紧点时间,集中一下精力,尽量快些整理出来。我这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也可以反映我国革命社会历史的一点侧面,不论是好是坏,总算留给后人一点史实。

我上述所有愿望,请女儿陶斯亮尊重我的遗愿,照办。

曾志15岁投身革命,参加过湘南起义,走上井冈山,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中组部副部长、中央顾问委员会临时党委副书记等职。曾志同志一生三次婚姻,先后有两位伴侣为革命献出了生命,经历无数生离死别,九死一生。她共生育四个孩子,存活了三个,为了革命工作,全部寄养在老乡家里。长子石来发24岁时才见到了母亲,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三子蔡春华生下十多天就送了人,直到17岁时才第一次与母亲相见;女儿陶斯亮是第四个孩子,因夫妇二人要奔赴敌后,临行前,交给伤残军人杨顺卿照看。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革命者,在临终前向女儿陶斯亮对自己的身后事做了以上这样的交代。

1998年6月30日,曾志同志的骨灰由她的亲属护送到井冈山,葬在她曾经工作过的小井红军医院旁一棵普普通通的树下,坟前是一块小小的墓碑,碑上镌刻着“魂归井冈mdash;mdash;老红军战士曾志”几个字。可以说,曾志临终选择绿色殡葬、做一名丧事改革者;女儿遵从母亲遗愿,让从井冈山走出的女红军魂归井冈,这无疑是一个完美的结局。曾志同志的人生故事催人泪下、感人至深,不仅启发我们对人生意义与价值再思考,也让我们对绿色殡葬有一些新的思考。

绿色殡葬的理念由来已久,但绿色殡葬一直处于叫好者多、响应者少的境地。究其原因是与民间根深蒂固的厚葬观念分不开的,当然这种观念既有逝者本人、也有丧属的。而曾志同志的骨灰最终能落葬井冈山,既有自己的豁达态度,也有子女对老人选择的尊重与理解。从中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推广绿色殡葬,不能只算生态账、经济账,更要从文化观念的层面引导社会公众、教育公众,从而为推广绿色殡葬扫除思想障碍,创造思想基础。


二、绿色殡葬要大力弘扬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蕴含着不畏牺牲、乐于奉献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革命文化不是专属于共产党人的,它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不同革命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充分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体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坚持用革命理论武装干部群众头脑,领导人民群众在以不同方式参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事业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文化。因此,它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革命者,相较于无数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曾志同志始终把自己作为一个幸存者。她已经完全超脱了个人荣辱得失、名利声望的羁绊,生前不谋半点私利,死后丧事“节约不铺张”。而这种节约不是为了留给子女财富,而要把它用在更需要的地方。在生命弥留之际,曾志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6万多元钱全部捐献给了祁阳和宜章两县的“希望工程”项目,希望自己能“做一名彻底的丧事改革者”。这是多么的令人敬佩啊!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革命者的精神情怀让他们明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真正所在。活在人民心中,才能到得永生。他们从来不会为自己的身后事介怀,他们担忧的是自己为人民奉献得太少。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对自己的身后事的交代非常相似,火化、不保留骨灰,一切从简等,充分彰显了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神论者的世界观、人生观。

建国后,周恩来总理不仅没有为自己的先祖修陵造墓,还用各种方法把绍兴、淮安和重庆这3处的先祖及父亲的坟地就地平掉,并交给当地农民耕种和使用。对此,周总理说:“人死了,不做事了,还要占一块地盘,这是私有观念的表现。”不仅如此,周总理还在生前留下遗嘱:死后火化,不保留骨灰,把他的骨灰撒向祖国的山山水水。同样的,把毕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邓小平同志也留下了这样的遗愿mdash;mdash;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这既是他们留给党和人民的一份珍贵遗产,也表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高尚情怀。


三、绿色殡葬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传承,对于推进殡葬改革也具有积极价值,这里仅以“孝文化”为例进行说明。“孝”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和特点,源远流长,如果我们探究孝文化的源头就会发现,其与殡葬、祭祀关系密切。孝最早就是与祭祀祖先相关。殷人对祖先做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只不过是出于对能降福遣灾的祖灵的恐惧,而周人的尽孝则是对祖先血缘亲情的表达,正所谓殷人尊神,尊而不亲;周人尊礼尚施,亲而不尊(《礼记·;表记》)。据查昌国的统计,《三代吉金文存》和《西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两书中,除去相重的,涉及“孝”的铭文共112则,其中明确为“享孝”“追孝”神祖考妣的43条,“享孝于宗室”即在宗庙祭祀祖先的共10条,“追孝于前文人”的5条。可见,西周施孝的对象主要是先祖和宗室、大宗。因此,陈来先生说:“西周的祖先祭享不仅是对祖灵的一种献媚,而更是对祖先一种报本的孝行。”可见,孝的一层意思就是对先祖和大宗的孝行。

春秋中期以来,孝的对象及于在世的父母。如何做到对在世父母的孝,关键词就是“敬”“顺”。《论语》中对孝有多次论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

今天的我们当然要抛弃传统文化中的愚孝。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父母的知识结构、观念意识可能已经落后于青年一代,要在很多方面向子女学习了,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父母的敬和顺。敬和顺不是要完全顺从父母的意愿,但最起码是要尊重他们对自己身后事的合理安排,这是他们不容剥夺的权利,也是子女对父母孝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看不到有父母要求子女对自己的身后事大操大办的,但子女往往会不惜重金,通过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的葬礼来展示自己对父母的孝心。有时候,这反而违背了父母的遗愿,其实是最大的不孝。一方面,社会要积极倡导移风易俗,通过社区学校、老年大学,引导老人通过预立遗嘱,在处理好自己遗产的同时,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另一方面,要教育引导青年一代,传承好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改革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俗,尊重父母的遗愿,送好父母最后一程,尽自己的一份孝心。


四、绿色殡葬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内化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行动指引,本文仅就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角度,谈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推动绿色殡葬发展的积极价值。

绿色殡葬实际上就是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在殡葬领域的集中体现。绿色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不能违背。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绿色殡葬就是在生活方式、社会习惯上适应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这要求殡葬工作要最大可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以确保自然、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绿色殡葬需要创新发展理念。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殡葬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进入文明时代后,不同地域的殡葬方式也有不同,同一地区的殡葬形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殡葬形式必须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必然要求与之适应的新的殡葬理念、形式。无论是殡葬行业还是社会公众都应从当下出发,改革旧的殡葬理念和习惯,在整合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更符合时代要求和潮流的殡葬理念和形式,而绿色殡葬无疑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总趋势。

绿色殡葬需要协调发展理念。“协调发展”理念在殡葬领域的实现有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要协调同代人之间、不同代际之间在生命终点占有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上的平等权。这种平等不应是多占的平等,而是少占甚至不占的平等。二是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人从自然中来,回到自然中去,每个个体都有权利也有义务在生命终点选择最能为大自然减负的方式,与自然融为一体,在自然中实现生命的永恒。

绿色殡葬需要开放发展理念。人类就是在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前进的。殡葬改革过程中要放眼世界,积极借鉴国外更加绿色、更加环保、更加自然的殡葬理念、形式、技术,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加以本土化的改造,形成既具有世界眼光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绿色殡葬新理念、新习俗、新样式,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绿色殡葬需要共享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把绿色殡葬的理念与实践积极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更多地区接受,为移风易俗、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支持,把深化殡葬改革、加强殡葬公共服务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相结合,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绿色殡葬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本区域包含主办单位、地址、邮编、工作时间、电话、网站备案号等信息,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版权所有: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邮编:200125 工作时间:9:00-17:00
电话:总机 23111111 网站编辑部:35356321
沪ICP备2021016245号-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8065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013 网站标识 我要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