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域包含无障碍工具条打开按钮,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殡葬文化 > 2020年第3期
殡葬教育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大有可为
2020/07/16 11:59:40


刘严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力如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大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殡葬行业要实现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才的大量涌现离不开教育。当前,殡葬教育远远不能满足殡葬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创新思路、突破瓶颈,大力推进殡葬教育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也大有可为。

 

一、殡葬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年死亡人口已接近1000万,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多,未来我国每年死亡人口数量会持续小幅增长。人口老龄化加剧、死亡人口的逐年递增使得我国对殡葬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为殡葬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据测算,到2024年,我国殡葬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170亿元左右,届时相关的机构和人才都愈发紧缺。

殡葬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可谓不大,但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殡葬人才供给却远远不能满足殡葬行业发展的需要,更无法承担起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带动行业转型发展的重任。2009年,一场轰轰烈烈的上海殡葬行业大学生招聘会曾吸引了数千人应聘,最终有108名大学生进入了殡葬行业,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人才高消费的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大上海,这一招聘活动成为新闻事件本身凸显了殡葬行业人才匮乏的现实状况。加快、加强殡葬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在国家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中,殡葬行业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大专,全国也仅有民政系统的几所高职院校培养殡葬行业从业人员,缺乏结合岗位需求更高学历层次的培养。20199月,安徽城市职业管理学院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首批38名新生入学,成为全国第5所开设殡葬专业的高校。这些专业院校每年培养出的科班人才五六百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殡葬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2019101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陵园服务与管理”专业首次进入《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改变了长时期以来殡葬高等职教领域只有“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一个专业苦苦支撑的窘迫状况。

“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包含生命文化、殡葬服务、殡葬礼仪、遗体火化、遗体防腐、遗体整容、墓园管理、园林管理等;实习实训包括哀美礼仪训练、葬礼主持、沟通与接待、遗体防腐、遗体整容、遗体净身与更衣等;就业面向殡仪馆、殡仪服务公司、墓园(室内墓)、医院、老年服务机构、公安尸检等部门,从事临终关怀、遗体接运、遗体防腐整容化妆、葬礼设计与主持服务、遗体火化、骨灰保存服务、墓园管理等工作。不难看出,这一专业几乎涵盖了殡葬服务的全过程、全岗位,属于通才培养,但在专才培养上明显不够。“陵园服务与管理”专业侧重于墓地服务方面的人才培养,进一步填补了陵园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的短板,对殡葬专业人才的精细化、多元化培养发挥重要作用。但这对于殡葬行业巨大的人才缺口来说杯水车薪。

在当前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殡葬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会出现根本性变化的条件下,发挥殡葬行业、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在积极借助高等职业院校乃至高等学校培养殡葬人才的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系统的殡葬行业企业的内训体系,形成学历教育与行业企业内训双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殡葬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华为成为全球第一大通信制造业企业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才。“华为的成功归根到底是华为能吸引、凝聚、用好人才!”曾在华为工作七年的张利华在其《华为研发》一书中如是评判华为的成功秘笈。实际上,华为不仅仅是吸引、凝聚、用好人才,华为还特别注重培养人才。

华为以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和薪酬条件吸引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华为2019年在工资、薪金及其他福利上的支出达1349.37亿元,以19.4万名员工计算,华为员工人均薪酬达69.5万元。华为公司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82471人(截至20141231日),参与人均为公司员工。员工持股计划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个人贡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长远的共同奋斗、分享机制。

为了把华为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华为进行了各方面的努力,2005年正式注册了华为大学,为华为员工及客户提供众多培训课程,形成了自己的培训体系,包括新员工文化培训、上岗培训和服务客户的培训等。进入华为的新员工都要接受华为的培训,合格后才可以上岗,对于新员工来说,华为的培训过程就是一次再生的经历。华为也有自己的网上学校,通过这个虚拟的学校华为可以在线为分布在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华为员工进行培训。

华为在干部选拔过程中有一句话叫作: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郡。就是说华为的干部一定是要从基层一线来的,没有基层一线成功实践经验的人员是不能被选拔成为干部的。《华为基本法》规定:员工职务上的公平竞争机制,坚决推行能上能下的干部制度。不拘泥于资历与级别,按公司组织目标与事业机会的要求,依据制度性甄别程序,对有突出才干和突出贡献者实施破格晋升。但是,提倡循序渐进。一般来讲,一个干部不到3年的时间就要进行岗位调整,而且干部“之字形”的发展也是华为提倡的。也就是说一个干部不是在自己的领域里一直往上走,即“烟囱式”的发展,而是是在干部的周边领域发展,比如说研发的干部去到市场,去到供应链,再到采购,这实际上是到各个不同的岗位上的实战性训练和培养,经过多个业务领域的历练,企业不同层级、部门的管理者的综合管理素质、对业务以及全流程的理解都会很深刻。中高级主管实行职务轮换制度。没有周边工作经验的人,不能担任部门主管。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不能担任科级以上干部。目前华为公司董事会成员共17名,由全体持股员工代表选举产生。董事会成员在华为的平均服务年限达26年。总体来看,华为的领导团队成员包括任正非在内,都是伴随华为公司的成长过程成长起来的,华为的内训体系对管理层的成长至关重要。

殡葬行业本身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很难从行业外直接获得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这就要求殡葬行业企业要特别重视殡葬行业企业的内训体系建设,让行业企业本身成为培养人才的主体,形成自我的造血功能。

 

三、殡葬教育改革大有可为

华为的成功之路给殡葬教育的最大启示就是学历教育与行业企业内训双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完全可行的。2009年进入殡葬行业的“108将”中的大部分被安排到了一线实习,化妆间、洽谈室、礼厅组、火化间……几乎所有最艰苦的岗位他们都锻炼过。这些大学生纷纷从殡葬行业的“门外汉”成长为上海殡葬行业的业务骨干和中坚管理力量。殡葬行业基层岗位的历练成为他们成长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充分发挥殡葬行业企业自身的优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殡葬行业培养大量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路径之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服务殡葬教育。

今年清明节,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开放大学联合举办了首届殡葬行业学历教育本科开课仪式。上海开放大学为殡葬本科班量身定制了“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一元是上海开放大学,提供学历教育必需的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一元是行业,提供或共同建设贴近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更多依托行业和殡葬单位开展实践教学。这一理念和做法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理念高度契合。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20191月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该方案要求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这一制度设计有利于调动殡葬行业学校、专业主动对接殡葬行业企业,要求殡葬企业主动服务殡葬行业学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殡葬行业、企业抓住国家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的契机,争取国家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殡葬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路径之二:建立上海殡葬行业企业内训的平台和机制。

成立虚拟实体、实际运作的上海殡葬大学是现实的,也是可行的。从现实状况看,上海殡葬行业在长期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管理和服务品牌,涌现出了一批研究和技能专家,虽然单个殡葬企业都没有能力和实力建立一个全流程、内容全覆盖的高质量内训体系,但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是完全可行的。上海殡葬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要发挥抓总和牵头作用,对行业内殡葬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突破企业之间利益分割与壁垒的体制机制。笔者以为,可以按照“1+X”的方式推进上海殡葬大学建设。所谓“1”就是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X”就是若干家殡葬行业企业,即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作为殡葬大学的理事长单位,在行业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殡仪馆、墓园等单位作为理事单位,建立一支由理论研究专家、行业内专家型领导、行业技能大师、岗位能手组成的,理论与实践兼备、专兼职结合的培训师资队伍,开展面向上海殡葬行业的体系化员工内训。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已经组织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套系统教材《殡葬学科丛书》,汇集了一大批行业内专家型领导、殡葬研究专家和实践型、技能型人才,在上海殡葬行业乃至全国殡葬行业发展中起到了理论引领和思想库的作用,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展殡葬行业企业内训的条件,完全能够承担起这个重要使命。殡葬大学具有非营利性,以服务行业企业和员工发展为宗旨,社会专家按市场原则双向选择、按劳付酬,行业内的专家、技能大师参与殡葬大学教学工作并纳入其绩效考核;建立殡葬教育资源的有偿使用与补偿机制,学员学费根据学习内容可以由个人承担、企业承担和个人企业共同承担等多种形式,殡葬大学使用殡葬单位的设施、设备按量付费,以确保有关理事单位能够积极参与培训体系的建设和运行。


本区域包含主办单位、地址、邮编、工作时间、电话、网站备案号等信息,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版权所有: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邮编:200125 工作时间:9:00-17:00
电话:总机 23111111 网站编辑部:35356321
沪ICP备2021016245号-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8065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013 网站标识 我要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