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洪汛涛

2021-09-18    作者:洪画千

3801-7_Embed2.jpg

@3801-7_Embed1.jpg


我的父亲洪汛涛,是一位童话作家,他创作出了一部蜚声海内外的经典童话《神笔马良》以及50万字理论巨著《童话学》,这奠定了他童话大师的地位。今年9月22日是他逝世20周年,写此文以作纪念。

  

  《神笔马良》由来

  

  在我国,很少有人不知道童话《神笔马良》,在国际上它也享有美名,作者就是我敬爱的父亲洪汛涛。作品首次发表于《新观察》第三期(1955年2月),迄今出版业绩辉煌,据统计,全球各类图书出版物累计畅销逾千万册。《神笔马良》故事讲的是:以打柴为生的孤苦孩子马良酷爱绘画,一夜梦中得到老神仙送的一支神笔。马良用它画出的鸟,能扑扑翅膀飞上天空,用它画出的鱼,能摇摇尾巴游进水中。马良用神笔替穷人画出许多耕牛、水车、石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却断然拒绝为财主和皇帝画金银山与摇钱树。他勇敢地面对强暴者的威逼利诱,并一次又一次地把他们击败。这部童话赞扬了被压迫者坚毅 、勇于抗争的精神,鞭挞了剥削者、压迫者的狡诈、贪婪,题旨十分鲜明。

  为什么当时我父亲能写出这样一部优秀的《神笔马良》作品呢?这和作者所处的大时代和社会背景很有关系。

  我父亲的童年是在贫困和战乱中度过的,充满了苦辣酸辛。他自幼喜欢绘画、篆刻、书法,尤其热爱文学。小时候大部分时间生活于以分销报纸为业的外祖父家。他回忆道:“我的母亲也是一个劳动力,报纸一来,就紧张地工作起来。后来,我渐渐懂事了,每天报纸一来,母亲便给了我一叠报纸,我就坐在工作台一角,安静地看起报纸来。”那时候他只有6岁,还不识字,只会看图画。他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每天看报‘自学’,也认识了一些文字。后来,我慢慢能读一些浅近的文字作品,和一些我感兴趣的新闻通讯了。”

  那时的浙江浦江,经济还很萧条,文化也不发达,整个县里没有一家书店,只有这一家“报纸分销处”。后来信息渐渐传开,上海、杭州的一些书局和印书馆,主动寄来一本本图书目录,希望能为他们经销书籍。可是,外公没有更多的资金去营销书籍了。于是,这一本本图书目录,便落到了父亲手上。他在这些目录的书名上,用彩色铅笔做上许多记号,自己最想看的用红笔画上一个圈圈。他还写好向书局邮购的书单,写好了信封,只等有了钱就寄去。

  父亲说:“那时候,我们这号家境不好的穷孩子,是一个铜板的零花钱也没有的,只有在过新年的时候,长辈为了图吉利,给个‘红纸包’——用红纸包裹的压岁钱,可是凑起来,总也到不了一块大洋的。而且往往不等过完年,又给母亲借’去挪作家用了。所以,我写好的好几封邮购信,从来没有一封发出去过。我十分希望能看到这些书 ,可是我没有。我连做梦都想。”父亲没有书看,就一遍一遍读那些图书目录。他从这些断断续续的图书目录介绍中,知道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故事,其中他特别喜欢王冕的故事,王冕幼年出身贫苦,白天为人放牛,一边自学画画,晚上则到寺庙内的长明灯下读书,最后成为能诗善文的杰出学者。父亲自己生活清苦,对这样肯刻苦学习的苦孩子,格外敬佩,并处处以他为榜样,时时以此勉励自己。

  父亲从小识的字多,上小学是跳级的。当时钢笔还很稀少,是颇为名贵之物。有的同学,衣服的口袋里,插着一支闪亮的钢笔,那是非常神气,叫大家羡慕的事。父亲说:“童年的我,非常想有一支那样的笔,可是我没有。”一次,在城市里做事的叔父,给了他一支用过的旧钢笔。虽然这笔尖早已磨粗,笔杆子也漏水,一写字,中指的硬茧上全是墨水渍,有时不小心还会在衣服的口袋上滴上墨水,可写起字来还是很流畅,他仍然非常喜欢它。有一回,跳远比赛后,他回家发现这支笔不见了,急得立即赶到学校,在漆黑一片的操场沙坑里,用手翻掏,手指都擦破出血了,才找回那支笔。后来这支笔,一直跟随他走南闯北、四处流浪。童年的父亲,有一个心愿。“因为我爱笔,搜集有很多笔的故事,我便想到了要写一部以笔为主线的作品。写一个少年有一支神笔所发生的一切的故事。”

  抗战时期,他漂流于浙东山区,在学习写作的同时,搜集到不少民间文学和民间美术作品。这些丰富养料,不只哺育他成长,也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自己曾深情地回忆道:“使我得以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使我爱上儿童文学,影响最大的,还是书和民间文艺这两位老师。它们,无私地、慷慨地、热忱地,以它最美的乳汁,哺养我。”

  父亲写《神笔马良》时,已有不短的写作历史,他生活在战乱时期底层人民之中,备尝种种艰难困苦。他的命运和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由于他的这些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个人经历,以及出于一个文学写作者的责任感,他创造出“马良”这个人物,写出了《神笔马良》这部作品。

  

  电影《神笔》

  

  《神笔马良》在《新观察》发表后,上海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读到这篇童话 ,认为正适合厂内美术片组制作影片,立即向厂里推荐。厂里很快派人上门,和父亲洽谈如何把童话改编为电影剧本。经多次交谈,确定了这样几点:一、这部童话片的观众对象是12岁以下的儿童。二、考虑到特定对象,剧本情节以单线叙述。三、为了能走向国际,片名力求简要明确而又给人遐想,简为《神笔》二字。

  根据以上要求,父亲在原著基础上进行改编时,做了如下的改动:首先,更为清晰地交代了马良之所以得到“神笔”的缘由。其次,原来童话中写到统治阶级夺取“神笔”时,先是财主抢夺,后为皇帝抢夺,其意在于使得矛盾冲突不断激化 ,但也不免有故事情节的某些重复。现在父亲对此作了删除与改造 :删去了皇帝这一人物。对原来的财主,改其身份为大官,把财主与皇帝的暴虐行为,集中在大官一人身上,这样并不削弱原来的斗争激化程度,反而更加深了观众对统治者的认识印象。

  

  原来童话中,马良先被财主关在马厩,他就画一火炉,边烤火边烘饼吃,然后画一架梯子越墙而去。后被皇帝打入天牢,未几即被放出。这些所写,都是马良个人的事。在电影剧本里,加了两个情节。马良因不肯为大官画金元宝,被投入监牢,而监牢里已有四五个农民被关着,都是因为缴不出皇粮而被抓来。马良愤怒不已,到天黑时,他用神笔在墙上画了一扇门,然后拉开大门,同被关的农民们一起跑了出去。之后,马良被悬赏通缉。他不顾危险,仍在郊野的田头为抗旱的农民们画水车,让井里的清水哗哗流向土地。而当官府的衙役突然出现时,农民们立刻上前阻拦,勇敢保护。这两个情节的增加,正体现了那位老神仙的嘱咐,在马良身上化作了实际行动,而他自己本就是穷人中的一员。

  电影剧本中,还有一点改动:马良再次被捕后,大官以“妖笔惑众,劫牢谋反”罪名,判其死罪,推出问斩。没收“神笔”,想为所欲为,但“神笔”离开马良,丝毫不起作用,于是又召回马良,命他画金山。接下来,就是原著中皇帝上木船、被巨浪打入海底的情节,只是皇帝改为了大官。

  父亲编写的电影文学剧本,很快就定稿通过。美术片组的同志们热情很高,为这部影片投入了主要力量,靳夕先生亲自执导,参考张光宇的原文插图,在剧中的人物造型、置景、音乐方面,都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经过各方努力,用了半年多时间,美术片《神笔》终于赶在1955年底之前出品。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美术片《神笔》上映之后,马良的勤奋、聪颖、智慧,他的爱憎分明的立场与行动,立刻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而电影在艺术上所呈现出的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为其他国家动画电影所无法混淆。无法替代的民族化,更是赢得了人们的赞誉。《神笔》走向世界后,在短短两年时间里(1956年-1957年)先后参加12个国际电影节,立即得到各国观众的欢迎。在各项国际电影节上,评委们都给了最高的评分,《神笔》先后荣获五个国际大奖 ,国内获文化部编剧一等金质奖章。1957年4月11日,文化部在北京隆重举行1949年-1955年优秀影片授奖大会。会上文化部部长茅盾高度赞许美术片《神笔》这一作品:“《神笔》就是具有民族风格,很受欢迎的作品。我们希望有更多这样的美术片为儿童们服务。”

  

  勤奋的好父亲

  

  父亲曾说:他童年在家乡上小学时,每天往返都要经过一家茶馆,那黑漆木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写:“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最初看到,匆匆走过,并没引起思索,时间久了,边走边想,终于觉得此话甚差,如果大家都这样自私,不肯为下一代出一点力,孩子怎会健康成长?经过几天的琢磨,他把它改为:“儿孙应有儿孙福,乐为儿孙作马牛。”希望上一代人,多为下一代人着想,希望人类一代比一代进步、幸福……他是带着这样的主张开始为下一代人写作的。由此,他的许多童话问世了,包括那篇《神笔马良》。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父亲用毛笔把这两句话书写成条幅,盖上印章,挂于书桌旁的墙上,时时自励。争分夺秒、一气为不同程度的孩子写了近50多篇童话。

  父亲青少年时代,因他热爱写作和看书,家里没有书房,便由母亲与亲戚商量,将用来关牛的已经废弃的小牛屋给了他。牛屋才七八平方米,父亲请来泥瓦匠,盖上瓦片,铺上地坪,向南开了一扇窗。这样,一间干干净净的“牛屋”书房便诞生了。他早期的诗文集《天灯在看你》就是在此完成的。

  1949年后,父亲定居上海,居于瑞金路的金谷村。住房有18平方米,可两只角墙面是倾斜的,俗称“裤脚管”。由于它的形状呈“凸”字形,故他命其为“凸楼”。父亲的成名作《神笔马良》便诞生于“凸楼”,那时,他才20岁出头,白天要去少年儿童出版社上班,晚上要等我们家人都睡熟了才开始动笔,挑灯夜战,夜以继日地写作。常常我们一觉醒来,他还在伏案写作。

  上世纪60年代,我们迁居到重庆中路渔阳里居住,父亲总算有一间朝北的亭子间,作为他的小书房。这间屋在晒台的下面,正所谓夏热冬冷。盛夏酷暑,亭子间像一只大蒸笼,父亲整天坐在那里写作,别说汗流浃背,甚至连握笔的手都一直在滴汗珠;三九严寒,晒台滴水成冰,亭子间寒气逼人,当时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父亲常常搓搓手,跺跺脚,嘴往两手吹上几口热气,然后再继续写作。他的房间的灯光,常常和朝霞连在一起。

  父亲晚年在种德桥路分得一间面积约16平方米的单间。当时,我们都已成家,他和妈妈两口子住在这里。单间的阳台较大,放得下书桌和藤椅,左右两边还能堆书。他请人在阳台上安上窗户,于是他又有了一间阳台书房。这房子,前面为阳台,中间为卧室,后面为厨房,一长块分割成三段,正是一个“目”字,他便命名为“目楼”。

  父亲在《我的书房》一文中,解释他的“目楼”有两层意思:一是他联想到毛主席的那句名诗“风物长宜放眼量”,眼者目也,这也是取名“目楼”的深刻内涵;二是他素患眼疾,视人视物昏糊不清,以“目”为斋号,祈求目疾清愈,能在晚年多写些作品。

  父亲留给我们子女最深的印象,就是勤奋。他每天总是一个人关在书房里,从早到晚地写作,没有休息天、没有节假日,也没有娱乐时间。对读者的来信,父亲每信必复,对作序、题词的要求,他来者不拒,在他的心里培养青年作者就是他的分内之事。《神笔马良》虽然早有定评,但凡经他手交出的《神笔马良》付印稿,他每次都有修改,精益求精,不断完善。我们核对过历年来好多版本的《神笔马良》,发现都有不同。既有文字上的改动,也有主旨立意上的提升 。他自己也记不得修改过多少次,但出版社编辑改动他一个字,他都知道,如果觉得不合适,就要改回来。

  也许父亲的名字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汛涛”与“殉道”发音相近,他就是一位文学的“殉道”者,愿为国家的文化事业,献出他的一切。

  图片说明:电影《神笔》海报

            洪汛涛和马良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