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醇:继续用声音传播美的世界

2021-04-01    作者:马信芳

11.jpg

  “冰川久久的隐忍着,隐忍着重负和忧伤。终于,一颗泪珠滴落了,世界因此充满了春光……”

  在社区街道,在学区礼堂,在兰心大戏院的朗诵会上,一个熟悉的声音悠然响起——他就是新中国第一代播音员陈醇,用那“深沉稳健、舒展自如”的朗诵,将作家白桦先生的优美诗篇《溪水》献给听众。

  日前,我来到陈醇的府上,拜访这位播音前辈。他高兴地告诉我,尽管早已列入退休行列,但不甘寂寞的他依然在为灿烂的祖国和伟大的人民引吭抒怀。2016年,上海朗诵协会成立,他被选为名誉副会长,这是对一个甘愿服务社会的老骥的最好鼓励 。

  88岁的陈醇,1951年开始了他的播音生涯。他的名字与上海这座城市连在了一起,20世纪50年代多位外国元首的来访、鲁迅墓迁葬仪式、“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大会、国庆群众大游行等,他是现场实况转播者之一。

  陈醇最有影响的是他的长篇小说连播,他播讲的《烈火金刚》《红岩》《铁道游击队》等一个个长篇故事曾哺育了两三代观众。

  陈醇朗读出版的音像代表作品有:巴金作品朗诵专辑《海上的日出》、徐志摩诗歌朗诵专辑《梦中的康桥》等。他先后为北京、上海、浙江、吉林、湖南、广东等多家出版社朗读的音像制品逾百种。作为播音艺术家,他与中央台的齐越、夏青等被评为全国首批“播音指导”,这是广播系列的最高职称,但他丝毫没有架子。他与张瑞芳、乔奇两位表演艺术家一同担任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故事大王》的顾问,多年如一日,不厌其烦,倾听小朋友的呼声。他说,讲故事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是有益的活动。为此,他还来到学校,甚至幼儿园,向老师和家长传授语言艺术。

  诵读与书法一样,可以成为一门艺术,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而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生前称赞陈醇的诵读:“听君细陈,如饮甘醇”。

  荣膺国际广播音乐节金编钟大奖的音乐专题《一朵“极美丽的古代花朵”》有这样一段播音词:挟着风,裹着电,翻腾着,呼啸着,长江从冰雪茫茫的高原,从天地洪荒的远古奔流而来了……这是一辑介绍我国古琴和古琴音乐的专题节目。古琴音乐虽说也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但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深沉悠缓的,因而陈醇在演播这辑专题时总体上采用了悠缓内敛的格调。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充分运用各种表达功能,播得起伏有致,余味隽永。经过长期的锤炼,陈醇已进入一种“神而化之”的境界。如果说这段文字是“歌词”,那么他的演播是在为它谱上“曲调”,使无声的文字具有了鲜活的“生命”。

  作曲家朱践耳先生老树开花,衰年变法,以惊人的速度在后期18年间,完成了11部当代交响曲的定稿。这是他音乐人生的第二春。陈醇在演播音乐专题《不断向生命终极挑战的作曲家朱践耳》时,用其声音深刻地表达了这一主题。对此,朱老听后写信给陈醇说:“上次的广播专辑中 ,你的朗诵太好了!真是声情并茂,每个字都极讲究,都极有表现力,直透听众的心怀。”是的,陈醇通过多年的实践,已进入了一个不易进入的播音艺术的美的世界,一个具有严密逻辑性的自由王国。

  那天,在陈醇老师家中茶几上,我看到一张印着巴金散文《愿化泥土》的文稿上有几个字被标上了拼音。原来,这是他为巴金故居主办的“中国现代作家诗文朗诵会”诵读巴金作品而作准备。我说,你是语言和声音专家,还需标音?陈老师一本正经地说,年纪大了,有些字吃不准,特别是多音字,得查一查,不能出错。他说,哪怕是为小区居民演出,或是诵读熟悉的诗歌作品,也要复读两三遍,才敢上台。

  如今的陈醇,他的语音是越“陈”越“醇”。陈醇传奇般的60载播音生涯,在中国播音史上成为一个永不磨灭的记忆。而他退休后,继续用声音传播美的世界更值得称颂。

  由陈醇诵读、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出版的全本《论语》已经面世,已录制完成的《大学》即将出版;集唐诗宋词等73篇《古诗文》将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不论是老干部局在一大会址举行的“今天,我们将从这里出发”活动,还是他的居住地、长宁区江苏街道举行的沪上首部口述社区记忆文字集《社区记忆——百位长者口述历史》首发式,陈醇都是积极参与者。老将陈醇以诗情乐语,展示他独有的艺术造诣和卓然的精神风采,倾述心中永远燃烧的激情和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无限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