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友记

2021-04-20    作者:陈茂生


  靠会“码字”进了一个文人圈。不对,前面漏了关键两个字“老年”。

  老年文人圈大体状况是:基本50后,大多吃过苦;下过乡、进工厂还有曾经“当过兵”,都是“脚碰脚的老家伙”。高兴可以炫耀下当年辉煌,显摆“某某是我朋友……”,说不上“谈笑皆鸿儒”也算是“往来无白丁”,多擅短诗歌、千字文,也有懂“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古诗高手;不问出身不问来历靠文章说话。哪怕是块“豆腐干”都会有“表扬和自我表扬”,若是整版更可得意一番,还有文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正构思小说,计划50万字……众人静默。

  老文友都熟悉弄堂生活。对生煤炉、打弹子、刮刮片、过街楼、撑世面……都不陌生;论到各处前楼后客堂的家长里短、风云掌故如数家珍。还为如何将上海闲话原汁原味转成普通话而着急 。当然更多抱怨如今用稿不易 ,用手机、电脑码字编稿已属不易,开公众号的事情只能慢慢来,急不得也!

  尽管是余烬发光但也不曾马虎。仅熟悉各家报纸杂志出版周期、栏目特点、通信邮箱、编辑喜好、何时轮替就需要长期积累而非一日之功。还有专司浏览各类报纸、刊物电子版之职,尽通风报信的义务,一贯如此为众人推崇。以至于每日早上,微信群会有某报、某刊、某版的电子截图,必为某某、某某某“成功登陆”;若无则觉得不习惯。看似嘻嘻哈哈“相互吹捧”,其实是在“文途”中鼓舞;“历经千帆,归来依旧少年”只存于诗境,岁月荡涤谁没一点磕磕绊绊的伤痛?

  写作是一趟孤独的旅途,“背运”了几个月不“开张”,也只能熬过低谷才能繁花自现。当然也有窍门,譬如四季歌、食为天,春花秋月冬藏夏浪,美食美景都能做主题;有的文如白描,所遇所闻之事娓娓道来,质朴无华;有的文如薄刀,游刃之处看似无痕却暗藏几多春秋;即便是道不平、路不通、乱驾车的读者来信,寥寥数语道出堵点、痛点再发点议论也体现爱管闲事的侠肝义胆。

  一帮老头老太勤于文牍,润笔是重要因素。每张汇款单都让人欣喜,甚至有的得意地晒一叠汇款单,殊不知屏幕那边谁在默默地咽下一口酸水?

  虽然夕阳正红,也深感白马过隙的短暂;在一日三餐兼管后代中追逐时光,留点文字只为证明“我来过、还可以”,如此似乎比迟滞于酒桌、牌桌之上要有点意思。